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枝、果”
2016-09-04 08:19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枝、果”

作者:高建旺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这一表述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等不同资源的融通,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忘本来”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哪里来”的本原问题。人类文明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亦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加强中西对话中的身份识别、实现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不忘本来”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对世界的感知与认识、对理想生活的期许与憧憬、对治国理政的睿智与灼见。我们既不能因其“旧”而弃之如敝履,也不能因姓“中”而妄自菲薄,而应当秉持高度的文化自信,理直气壮地把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展示出来,为建构有民族气魄的中国学派不懈努力。

  “吸收外来”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待域外文明的胸怀问题。对待不同文明,是恪守“老死不相往来”,还是秉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反映了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胸怀。开放但要自主,吸收但不盲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那就是荒谬的了。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因此,“吸收外来”并非是对西方一切理论的绝对膜拜,任由所谓先进的西方研究成果裁剪中国实际,而是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学习外来优秀文明,进而与本土文化资源、现实情境相融,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是一部生动诠释“吸收外来”的教课书。

  “面向未来”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到哪里去”的实践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面向现实、指向未来。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作《史记》,自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张载慨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史上的先贤学者修史立说,大多是透过“故纸堆”向现实发声,含蕴指向现实的实践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立足现实,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使学术兼具时代的温度和思想的深度,所形成的学术成果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不忘本来是“根”,吸收外来是“枝”,面向未来是“果”。不论是继承与创新的不忘本来,还是交流互鉴的吸收外来,都是面向未来的重要依托。相信在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的指导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闭窗口
地址: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联系电话:029—82338736 E-mail:evaluation@chd.edu.cn Copyright?版权所有:bc365备用网址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